防癌行动,从青春开始|一医专家走上一中讲堂

2025年4月15日—21日,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如期而至。当"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的号角吹进校园,松滋市第一中学的师生们迎来了一场健康启蒙课——这里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触手可及的防癌智慧!
活动伊始,松滋市第一中学王中院校长致欢迎词,以教育工作者的独特视角,将肿瘤防治与教书育人巧妙联结,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对健康管理的前瞻意识,也体现了对此活动的高度重视。
随后,肿瘤血液科熊玥主任表达了高校师生对我科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积极支持的感谢,以医学专业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为在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场特殊的医教对话,用医学温度守护育人者健康。


肿瘤血液科罗莹副主任医师主讲《高发肿瘤的早期预防与筛查》,以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并重的特色,揭秘年轻人需警惕的癌症信号,成为本次活动最受瞩目的学术环节。罗莹医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的形成原因,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包括诱发因素、早期症状以及关键的预防和筛查手段。她强调,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不合理饮食等,都是肿瘤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提醒师生们要重视日常健康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活动如火如荼,肿瘤血液科护理团队开展的"健康指标现场检测"服务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免费健康筛查- 现场测量血压、血糖。










科普活动





通过趣味科普与实用礼品相结合的方式,让防癌知识深入人心,用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健康知识"活起来",用贴心实用的礼品让防癌意识"带回家"。

此次肿瘤防治宣传周走进校园活动,不仅有教职工的参与,更有高中生的参与,这次活动不仅为教职工们传递了宝贵的健康知识,更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了科学防癌的种子。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为什么教师需要特别关注?】






❗ 数据警示:教师群体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超40%,乳腺癌发病率高于普通职业女性

❗ 职业关联风险:

• 长期粉尘接触(板书)→ 呼吸系统健康

• 情绪压力→ 内分泌系统紊乱

• 久坐少动→ 代谢性疾病风险

⚠️ 癌症已不是"老年病"!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常见习惯,可能悄悄增加患癌风险。

⚠️ 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等在年轻群体中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掌握科学知识,就能有效预防!


【为什么学生需要特别关注?】






高校学生群体正值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但普遍存在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健康隐患。

1. 数据警示

  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显示,15-39岁青少年癌症发病率年均上升3%,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年轻癌种"引发关注。

2. 同龄人案例触动

  校园众筹平台上,青少年肿瘤治疗求助案例增多,某校曾为患病同学组织义卖,直接激发防癌行动意愿。

3. 身体管理敏感期

  青春期身体变化使学生更关注异常信号,如女生对乳腺自查教学视频的点击量是其他群体的2.7倍。


防癌不“躺平”,青春要行动!科学防癌、健康生活,松滋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与您携手前行,共筑防癌防线。

图片
图片

素材来源:肿瘤血液科  通讯员 赵宜红

编辑:骆   旋    审核:吴文超

整理编辑:宣传股



NEWS

文章详情 /

创建时间:2025-04-28 10:42